“以前上级各部门纷纷到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月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度考核现象层出不穷,往往一拨刚走,另一拨又来。现在考核组只来一次,我们只需汇报一次,有更多时间走村入户干实事了。” 普陀区东港街道党政办主任郭晓蕾说道。
此前,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真抓实干为基层减负”专题报道,节目中点赞了普陀“最多考一次”改革。近年来,普陀区纪委区监委聚焦“多考合一”持续巩固改革成效,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通过压缩考核频次、优化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以“考核担当”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图为工作人员对照系统查看扣分情况
压缩考核频次,精简考核指标
为避免检查考核重复扎堆,近年来,该区纪委区监委督促区综合考评办公室严控考评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对区本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施清单化管理,严控督查考核频次,取消非必要事项、合并一般事项、抓实必须事项。改进督查考核方式,将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考评工作与区年度综合考评“多考合一”,实现年度考评“最多考一次”。
考核指标就是基层工作的“风向标”。该区纪委区监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协助区委制定出台区属单位、镇街道、国企三类单位综合考评办法,进一步明确综合考评方法和标准,将分散的考核项目从时间维度和职能部门分散度进行整合,对各单位全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实行“打包”,主体责任量化考评的标准也从20条精减为17条,这让原本需要持续一个月甚至更久的“基层考核季”不复存在。
优化考核方式,提升考核质效
检查考评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通过线上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线下的年底集中检查考核,力求考准、考严、考实。作为舟山市“四责协同多维智慧监督平台”运行试点县区,普陀区制定出台《关于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的意见》,印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工作考评办法及量化考评标准,充分利用数字化工作平台,压实日常监督,年终“减负”迎考。
“我们在审阅你单位‘三重一大’会议资料时发现会议内容与议题不相符,审核不通过,现退给你们重新核查上传。”“经过检查,发现有一份资料上传有误,请及时更正并重审。” ……在电脑上“轻轻一点”,驻区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人通过在线审核就对日常监督事项了如指掌,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实时反馈,既避免了被监督单位的“文山”与“会海”,也大大提高了监督的精准度。
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基层活力
“推动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是我们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一大有力举措。”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针对在干部考核中各部门联动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普陀区还探索建立针对“一把手”监督的廉雁码应用体系,推动纪检监察、组织、信访、审计等信息融合运用,切实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全面了解该单位综合表现,作为一项考核依据,推动考核评价更加客观公正、精准高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重大决策部署,精准有效开展政治监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为民服务。”普陀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反腐败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