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树并举作风劲 普陀廉岛气象新
——2023年我区强化作风建设综述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24-01-24

2024年元旦前夕,区纪委监委下发《关于第二期“十种人”典型案例的通报》,开年就拉响作风建设的警报,释放纠治“四风”永无止境、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

2023年以来,区纪委监委以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海上清舟·普陀廉岛”清廉建设高地为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正作风、树新风,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以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信赖。

紧盯节点  正风肃纪有力度

“你好,我们是区正风肃纪检查组,请提供一下你们酒店的订餐信息和餐饮发票。”“节点”就是“考点”,为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区纪委监委紧扣春节、国庆等关键节点,围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方面开展明察暗访,打好系列“组合拳”,充分释放作风建设“一刻不停、一严到底”的鲜明信号。

贯通融合、同向发力。区纪委监委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进一步织密监督网络。通过联合市场监督和税务部门,紧盯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通过查询货物购销、税务发票等信息,深挖问题线索,力促“四风”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会同公安部门建立动态通报、快查快处机制,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参与赌博等违纪违法行为开展督查,严查违纪违法行为及其背后的“四风”问题。

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区纪委监委组织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约30人赴省法纪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全面强化“一把手”的纪法观念、廉洁从政意识;组织关键少数参加“身边人”的案件庭审旁听。此外,以全区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全区7800余人完成自查自纠,股级以上干部完成廉洁承诺书1600余份,推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瞄准基层  减负松绑有速度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一年来,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省纪委决策部署,以“除‘指尖’之苦、减基层之负”为目标,大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对政务应用使用情况开展全面“大起底”,通过分层分类削减取消、整合兼并、优化提升,纳入整治的政务应用删减率为75%。另一方面,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探索建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负面清单》,从准入、开发、管理、退出等4个环节对应用程序进行全面规范。我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排查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梳理形成6大类18个子类问题清单,靶向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去除“指尖”烦恼,带来工作“新风”

工作氛围的日益“清新”离不开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持之以恒开展常态监督。一年来,区纪委监委以“上下班就餐纪律、执行力建设、办公效能”为切口,联动推进“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建设专项监督,旗帜鲜明向“隐形人”“清谈客”“二传手”“老好人”等“十种人”宣战,发出“十种人”通报2期,对12起典型案例进行指名道姓通报曝光。

树立导向  监督执纪有温度

“感谢组织的关心关爱,这次澄清正名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只要真抓实干,就不用有所顾虑、畏手畏脚。”某街道一社区书记在澄清正名会上收到“绿卡”后这样说道。

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把实施澄清正名工作纳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并同“五时三色”监督预警机制有效结合,为受到不实举报者发放绿色澄清卡。对受到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通过召开澄清会、发布通报、出具书面说明等多种方式为党员干部消除失实举报带来的不良影响,持续释放“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

以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今年以来,我区深入推进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成立容错纠错裁定委员会,对照规定的六种情形,结合评判标准,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应容必容、能容尽容。今年以来,为4家单位和11名干部澄清正名,推动容错免责减责6人,回访教育146人,5名曾受处分处理干部得到进一步使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新的一年,区纪委监委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足干劲再出发,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正作风、树新风,为现代化新普陀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纪律检查委员会、舟山市普陀区监察委员会

浙ICP备05001502号